第八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必然性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共同富裕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多种实现形式,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
    共同富裕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必然性
教学时数  6课时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在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
    3.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
     2)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进程。
     3)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根本不同的,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第二,我国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二、公有制的内涵和多种实现形式
    1.全面认识公有制的涵义
     1)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的范围不同,不存在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之分。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
     1)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可以大胆采用。
     3)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3.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2)股份制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其性质如何关键看控股权。
     3)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积极意义。
    4.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者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1)股份合作制的涵义。
     2)股份合作制对于实现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积极意义。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
    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力量的公有制经济,才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个体所有制经济
     1)个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使用,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经济形式。
     2)现阶段个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必然性。从供给来说,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平衡决定了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囊括一切生产,这就需要保留个体经济;从需求来说,一些特殊的行业更适宜个体经营,缓解就业压力也需要个体经济发挥作用。即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个体经济的某些特点仍然是社会化大生产不能完全替代的。技术进步甚至有可能为个体经济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直接和公有制经济相联系,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新型个体经济,不仅应当允许存在,还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3. 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1)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指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在性质上,由于其生产资料归企业主私人所有,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雇主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因此所有制基础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它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2)但在现阶段,私营经济又具有不同于以往私人资本主义的特点:
    第一,私营经济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存在广泛的联系,在经济上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它的运行是依附于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它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和调控。
    第二,私营经济的内部关系具有新的特点。企业主与工人的关系虽然是雇佣劳动关系,但私营企业的工人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许多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限制,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资本主义的属性。
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求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但其存在的雇佣关系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倾向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4. 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1)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由外商投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进行经营或外商独资经营,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是“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
     2)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三来一补”等。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国曾经利用国家社会主义的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过社会主义改造。但是,现阶段以“三资”企业形式存在的国家资本主义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它已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可以提供资金,弥补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一)按劳分配及其实现条件

    1.按劳分配的内涵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第二、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份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第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
    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2.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有实行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才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的不同造成的劳动者在分配上的差别,使劳动成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不仅保证人人就业,而且为劳动者选择职业提供充分的自由。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形式,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决定了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无差别性决定了劳动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
     2)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会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跟人消费品。
     3)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因此,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这就要求把劳动与收入联系起来以激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4)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有限。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不能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出现,劳动者的劳动只能先作为企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劳动者的劳动才转化成为社会劳动。第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企业销售产品取得收入以后,依据每个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形成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第三阶段,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2)按劳分配采取货币工资或其他形式实现。劳动报酬以货币工资形式出现,那么实际报酬水平不仅同货币工资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商品供求关系及价格状况有关。
     3)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既不可能都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也不可能采取统一标准实现按劳分配。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实现不同的分配原则。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内,按劳分配也无法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4)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由多元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其分配结构呈现一种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机制和实现形式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不是一种任意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所有制与其经济利益实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每一种所有制都有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体现其所有制性质的其他分配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索取一定的报酬,这是要素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报酬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要素的流动,这是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所以,只要是存在非劳动要素的所有权,这种权力就应该有其对应的经济利益形式,只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所有者对其经济利益的关心就会成为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根源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要在市场竞争中使用生产要素,要素的报酬水平成为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向的重要参数。所以,即使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使用也必须是有偿的,必须在其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包含要素的成本。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关系将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包容在有偿使用、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中。
    无论在公有制经济还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非劳动要素在其生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然参与了生产过程,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就应获得一份收入。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是获得收入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种要素的所有权。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按要素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要素的报酬水平就是这种要素的均衡价格。而要素的均衡价格则是由该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就是要素配置的机制。
    要素的所有权是市场配置要素的基础。按要素分配必须首先明晰要素的所有权,然后才能确定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形式。要素的所有者同时又是要素的供给者,要素的所有者如果是居民个人,那么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依赖于居民个人在若干有利可图的方案之间所作的选择。如果要素的所有者是集体,原则上要通过代理制执行这一选择过程。
    要素的需求者通常是使用这些要素的企业,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单个企业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项要素的边际产出。但要素的报酬水平不仅与该要素的供求状况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与该要素有替代关系的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要素的所有者接受市场评价形成的个人收入,一部分通过购买消费品实现个人消费,另一部分则通过储蓄或投资,转化为资本要素。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按要素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主要的几种形式是:
    第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与劳动力市场相联系。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劳动者,他们将自己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企业,所得的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第二、按资分配。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凭资本获取利润的分配关系。这种收入称经营性资本收入,在企业内表现为利润。它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第三、按居民个人资产分配。居民个人的资产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前者如存款、债券、股票等;后者指私有住宅和某些固定资产。前者的报酬形式有利息、股息或红利;后者的报酬形式是租金。居民个人以这种分配方式的所得份额,不仅取决于其资产的规模,还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行情。
    第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生产者,生产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生产经营收入是自己创造的,因而是劳动收入。但由于影响个体劳动者收入的因素,从自身来讲,既有其直接生产劳动状况,又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也就是说,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既是一种劳动收入,又是一种资产收入,具有二重性。
    第五、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是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其资源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要求索取一定的回报。由于这些资源供给量的有限性,其价格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土地的收益表现为地租,其形式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第六、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风险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任何进入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会面临风险,而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与个人收入实现的程度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这种与风险相关的决策成败要求从收入上得到实现,从而形成风险收入。机遇收入是对市场应变能力的报酬。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及时捕捉市场提供的机遇会产生可观的收益。这种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也要求有收入上的体现,于是形成机遇收入。但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并不完全取决于决策劳动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决策劳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的巧遇。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既存在按劳分配的形式,又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这种分配制度主要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1.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主体”和“非主体”的关系。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主体地位在这里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全体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他们的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他们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第二、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全社会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即构成社会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其他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个人收入只占次要地位。“主体”与“非主体”是按其实现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度量的。
    2.在市场机制下,两种分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替代关系。
这种替代关系源于要素之间在生产产品中的技术替代关系。产品是在几种要素的联合中生产出来的,技术的变化、要素供求的变化会改变联合体中各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这种比例的变化意味着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低于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则会促使生产者增加低价要素的投入量,相应减少高价要素的投入量。这种替代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然而这种技术上的替代不仅会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发挥作用,还会对其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进行调节。这样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就不仅取决于劳动力这种要素的价格变动,而且还受到与它有替代关系的要素价格的影响。
    3.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极不相同,由此可能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上的较大差距。
劳动力是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按劳分配承认社会成员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别。即使是与生俱来的劳动能力,社会成员之间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他们收入差距的重要根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来源渠道是多样的,他既可以参加到公有制经济中获得劳动报酬,又可以以要素所有者的身份获得要素收入。要素可以转化为收入,收入也可以转化为资本(或要素),这样社会成员收入上的差距会因为时间的拉长而导致他们之间财产上的差距。而财产的差距又会进一步导致收入上的差距。这种循环累计的效应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内在机理。
    政府对社会成员财产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二、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收入分配的调节
(一)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其影响

     1.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存在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在经济转型期是不可避免的。在企业层次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体现着完全不同的经济关系,也意味着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在企业层次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机制。
    在私有制企业里,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分配的格局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的状况,取决于经济权利之间的较量和强弱对比。
    在公有制企业里,两种要素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占有,即以公有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以私有的形式占有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公有权与劳动力的私有权的矛盾转化为劳动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利益关系。在收入分配上表现为公产的代理人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像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表现为“寸步不让”的特征。国家可以通过委托具体的个人代理行使公有产权主体的职能,但代理者与公有产权主体在目标函数上存在差异,在本质上,代理者是属于职工的一员。在实际运行中,不可能形成等价于私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
    2.如果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是相互隔离的,那么上述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同还不至于导致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直接冲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二者之间的冲突显性化。两种收入机制的并存,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存在两种不同的尺度。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的要素报酬反映的是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的相对价格,在企业生产函数中,表现为要素的边际贡献。但在公有制企业里,要素的报酬既要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服从市场机制对要素的配置,又要受到企业所有制关系的影响。在整个社会范围里,由于劳动要素均是以个人的形式占有,但是劳动要素在私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获得不同的分配份额。更重要的是,同一要素参与分配时存在两种标准,形成了事实上的要素价格的双轨制。这是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的制度性根源,也是形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二)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1.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或效率原则,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
    2.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公平原则的贯彻,可能会刺激生产要素的效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效率;效率提高后,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二者的矛盾性体现在,要保证公平,就可能对效率构成损害;要保证效率,则有可能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效率型经济,它要求把效率放在首位,同时又要求兼顾公平,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应根据分配领域、分配环节有所侧重。在经济领域应强调效率优先,在社会领域应更多地考虑公平;在初次分配环节应强调效率优先,在再分配环节则应侧重公平。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与收入分配的政策性调节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格局不断演化,个人收入分配逐步向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靠近,但目前,分配上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收入数量差距方面,更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体制冲突方面。因此,收入分配的调节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还要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建立、健全市场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以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界定和调节个人收入,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的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统一规范和调节机制下。通过建立、完善市场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通过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行为,防止由于企业行为的扭曲而导致价格和分配秩序的混乱。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调节。尽管由市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但它必须以完全的市场竞争和机会均等为条件。这种条件在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因此,有必要由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调节。
具体措施有:(1)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有一部分是由于部门垄断和行业垄断造成的,政府应通过规定最高限价或统一定价,对其价格行为加以限制。(2)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政策是国家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的经济杠杆。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逐步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等税种,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对其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进行惩处。

参考文献
    1.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1、8、17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谷书堂、宋则行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2、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第1、2章,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吴敬琏等著:《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第1、2、3章,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5.朱光华等著:《过渡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第5、7、8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第1、3章,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7.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第1章,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6、7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所有制、产权、公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物质利益、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
    2.运用分工的原理说明所有权是如何分解的。
    3.说明所有权与产权的关系,并论述产权的功能。
    4.论述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的主要措施。
    5.论述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其绩效。
    6.论述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及其发展趋势。
    7.试说明我国现阶段各利益主体的物质利益基础及各自的物质利益形态。
    8.试论述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和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9.论述我国现阶段按要素分配的依据。
    10.论述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1.试分析两种分配形式之间的冲突,并说明如何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12.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