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
教学要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出现。
1.关键词“经济”的梳理。
2.古代思想家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3.关于经济学含义的解释。
(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重商主义学派:
2.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3.庸俗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2)理论背景
3)个人背景
(二)马克思学说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石,
2.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关键内核,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运行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1)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
2)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社会生产力的三个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要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与自然界的矛盾。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1)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狭义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3) 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四个基本方面: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一切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集中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性质上,生产的决定作用集中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决定作用上。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是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
2.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2) 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
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
结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
3.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
2.政治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
3)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
3.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1)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3)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指在某个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中主导作用,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的经济规律。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逻辑方法。
(一) 唯物辩证法
1.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
2)发展变化的观点;
3)矛盾的观点;
4)阶级的观点。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2.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3.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研究方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四)其他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1、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自觉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书目
1.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3.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二,《列宁选集》第2卷。
4.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
5.张维达: 《政治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魏埙,刘波: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3.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联系实际说明按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5.讨论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