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考察个别产业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资本运动的特点、本质和规律;从社会总资本角度考察再生产和流通,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基本比例关系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教学难点:资本循环的条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条件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及其循环
  1.产业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2.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1.货币资本的循环
  2.生产资本的循环
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两个条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1.资本周转
  2.资本周转时间
  3.资本周转次数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及其他因素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三、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1.固定资本磨损两种形式
  2.固定资本的折旧
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
  1.预付总资本的周转
  2.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取决两个因素
五、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
  2.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率
六、资本周转速度与社会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七、资本周转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1.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三种交换关系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固定资本的补偿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授课。


  (四)教学时数 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