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市场均衡价格决定的主体之一消费者的行为。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以及消费者如何在既定商品价格和收入约束下获得最大满足,即效用最大化的论述,进一步明确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本质原因。
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区别以及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基数效用论及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及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3)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难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及其边际效用分析
一、有关效用的概念
- 效用
- 基数效用
- 序数效用
- 总效用
- 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经济学解释
2、代数表达
3、几何图解
三、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经济学解释
2、基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及其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关于偏好的假设
1、完全性
2、传递性
3、局部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2、两两不相交。
3、凸向原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定义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预算线及其变动
五、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经济学解释
2、序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六、消费者均衡的数学解
第三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3、总效应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10学时
本章思考题
1、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如何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
2、分别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并进一步说明非均衡时应如何调整商品购买量
3、分别说明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需求曲线的特征
本章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 3版 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95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 16版 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
3.尼库尔森 微观经济理论 6版 德里顿出版社,1995
4.曼昆 微观经济学 2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关闭窗口]

|